染色織物獲得深色的5種前處理方法,全自動印花機廠家告訴你
1 加強對被染物的除雜除污處理
前處理充分,織物潤濕性好,毛細管效應大,染料分子對染物的擴散能力就有可能增加,從而提高上染率。所以加強對被染物的除雜、除污處理,可達到上述目的。
2 棉織物的絲光處理
經絲光處理后的棉織物,其對染料吸附能力提高,比未經絲光的處理的棉織物,能取得中深色效果,并且表面光澤改善。
3 滌綸織物的堿減量處理
滌綸大分子結晶度高,纖維結構緊密,折射率和表面反射率均高,纖維表面平滑,對光以鏡面反射主,用分散染料染得黑色后,因為有大量的反射光由織物表面以白色光進入人的視線,所以深黑色較難獲得。經堿減量處理后,使滌綸原來光滑的表面變成粗糙表面,形成凹凸不規則反射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刻蝕效應,而產生一定的深色效果,并且經減量處理后織物活動自由度增加,染料的附力有所上升。
4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的應用
等離子體技術是屬于在織物表面進行處理的方法,是屬于現代染色技術的干洗物理加工。例如,經等離子處理的滌綸纖維著經接枝聚合后,在纖維表面形成低折射率的薄膜,可提高上染率及色澤深度;又如對于難染色的亞麻織物用等離子體處理后,織物毛細效應是未處理的1~1.5倍,對染料吸附量大大增加,易染得深濃色,深色效果明顯。
5 超聲波技術處理
超聲波是人耳聽覺無法感知的振動波,正常頻率在104~109Hz的聲波叫超聲波,而頻率大于109Hz的稱為特超聲波或微波超聲波??椢锶厩敖洺暡夹g處理后,纖維集中程度有一定的松散,使纖維內部的比表面積增大,從而增加了纖維對染料的吸附量,提高了織物的上染率,能取得中深色效果。經研究,這種技術對具有鱗片層的羊毛纖維及表面結構緊密的亞麻織物效果明顯。